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可地浸型铀矿床的形成模式和在中国的找矿前景
引用本文:陈肇博,赵凤民.可地浸型铀矿床的形成模式和在中国的找矿前景[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2,19(3):127-133.
作者姓名:陈肇博  赵凤民
作者单位:1.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北京,100822
2.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100029
摘    要: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是世界上最经济的铀矿类型之一,是我国当前找矿的重点对象。这类矿床形成于地壳演化的特殊条件下,成矿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产矿的盆地基底多次遭受构造岩浆活动,使铀分异富集;然后进入稳定的地质背景下,形成稳定的具泥-砂-泥结构的砂岩赋矿层;下一阶段是在造山作用下,盆地边缘抬升,赋矿砂岩层出露地表并在其中形成承压自流的水动力机制,同时出现干旱-半干旱的气候,这时富氧的地下水使铀活化,并沿砂岩岩层迁移,在综合地化障上沉淀富集。这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只有出现最佳条件组合才有利于成矿。中国大陆有大量不同规模的中新生代盆地,特别是中国北部的一些盆地具有形成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良好条件。目前已在伊犁盆地找到万吨级的铀矿床,并成功地建立了地浸采矿系统。在吐哈和鄂尔多斯等盆地也有所突破。总体上看,我国中新生代盆地具有寻找可地浸型铀矿的很大潜力。

关 键 词: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模式  中新生代盆地
修稿时间:2002年8月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