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试论通感与移就、比喻、比拟等辞格的区别
引用本文:赵娟.试论通感与移就、比喻、比拟等辞格的区别[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作者姓名:赵娟
作者单位:云南省镇雄县第四中学
摘    要:“通感”这种描写手法,自1962年钱钟书先生提出后,在修辞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不少修辞著作将其列为一种修辞格。但由于通感常与比喻、比拟、移就、拈连等辞格混用,甚至纠缠不清,有学者就主张取消通感的“格籍”。其实,通感是文学语言的一种修辞艺术,它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描绘的,即骆小所先生所说的“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性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觉到的移到另一个感官上,从而启发读者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叫通感,又称移觉。”…通感有其独立的特征,与其他辞格也并非区分不开。

关 键 词:“通感”  修辞格  移就  比喻  比拟  文学语言  描写手法  修辞艺术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