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残煤复采区域破碎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控制
引用本文:赵通,弓培林,王开,丁国利.残煤复采区域破碎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控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4(6).
作者姓名:赵通  弓培林  王开  丁国利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13B04)
摘    要:为了探讨残煤复采区域松软破碎巷道合理的控制方法,以山西梅园许村煤业2#煤层集中轨道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提出了"散体-块体"结构模型,探讨了残煤复采条件下巷道变形机理、围岩控制原则及支护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及工业试验对该支护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初次回采后再生顶板可近似为"散体-块体"结构模型;顶板块体易发生剪切滑移和脱落,表现为巷道顶底板易成为破坏失稳的关键部位,使两帮承受更大载荷而发生片帮破坏;巷道支护破坏的根本原因是支护体和围岩的强度和刚度不耦合。现场工业试验表明,在支护完成60d之后,巷道围岩的变形趋于稳定,两帮移近量最大为220mm,顶底板移进量最大为540mm。该支护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残煤复采后松软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问题。

关 键 词:残煤复采  松软破碎岩体  耦合支护  支护评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