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陆相盆地古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化、聚煤作用
引用本文:鲁静,杨敏芳,邵龙义,陈恕聪,李永红,周凯.陆相盆地古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化、聚煤作用[J].煤炭学报,2016,41(7):1788-1797.
作者姓名:鲁静  杨敏芳  邵龙义  陈恕聪  李永红  周凯
作者单位: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4. 青海煤炭地质局
摘    要:为了揭示陆相盆地古气候变化与沉积环境、聚煤作用耦合关系,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煤岩学等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柴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上段(巴柔期)主采煤层煤岩组分、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O)及其古气候意义研究。研究煤层(7号和F煤层)δ13CO值平均为-23.9‰,分别变化在-26.7‰~-21.6‰和-25.6‰~-22.9‰。根据沼泽、陆源碎屑体系交替演化特征和煤层有机碳δ13CO值变化规律,将大煤沟组上段划分为8个阶段并对应于1个长周期旋回(C1)和3个短周期旋回(C2)。认为低变质煤δ13CO值在反映古大气CO2同位素组成及其含量变化的同时,还记录了聚煤期(植物生长至泥炭化阶段末)古气候(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湿暖古气候有利于成煤植物对碳同位素分馏及贫13C腐殖质(镜质组前身)的形成,煤δ13CO值降低;干热古气候不利于植物对碳同位素的分馏,但有利于富集13C的惰质组(丝质体)形成,进而引起煤δ13CO值升高。从煤层δ13CO值所反映的气候变化与陆源碎屑体系废弃、复活及聚煤发生、终止关系角度提出了陆相盆地古气候与沉积环境、聚煤作用关系模型,指出在盆地构造活动、基底沉降较稳定和均匀的煤系沉积过程中,气候变化通过盆地和流域内径流深度(年平均降雨量减去年平均蒸发量)和植被发育演化控制了绝对湖平面变化、沉积物的产生和搬运(供给)速率,进而引起盆地内沼泽、陆源碎屑两种矛盾体系的交替与演化。

关 键 词:陆相盆地  古气候  沉积环境  煤层  有机碳同位素(&delta  13CO)  聚煤作用  柴达木  
收稿时间:2016-01-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煤炭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煤炭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