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车镇凹陷北带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引用本文:马奔奔,操应长,王艳忠,程鑫,贾艳聪.车镇凹陷北带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形成机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3).
作者姓名:马奔奔  操应长  王艳忠  程鑫  贾艳聪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262203)
摘    要:综合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分析、岩石物性测试、压汞测试以及试油结果分析等方法,对车镇北带古近系中深层储层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依据地质历史时期储层古压力和古流体的演化特征来探讨中深层优质储层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车镇北带古近系中深层储层塑性岩屑含量高,压实强烈,储层物性差,主要为超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和超压裂缝,也可见两者组成的复合型储集空间.中深层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主要有早期异常高压、早期油气充注和早期有机酸溶蚀作用,扇根砾岩原始物性差,以压实作用和灰泥重结晶作用为主,储层内部流体活动困难,溶解作用微弱物性差,储层类型为Ⅳ类,且随着埋深增加,Ⅳ类储层展布范围增加;扇中辫状水道储层原始物性好,抗压实能力强,早期有机酸可以大量进入储层产生溶蚀孔隙,在早期异常压力的保护下得到有效保存,并且早期油气优先充注储层物性好的扇中辫状水道储层,抑制后期胶结作用,中深层仍发育大量储集空间,储层类型主要为Ⅰ类、Ⅱ类和Ⅲ类,随埋深增加,Ⅰ类和Ⅱ类储层展布范围减小,Ⅲ类储层展布范围先减小后增加;扇缘薄层砂储层处于构造低部位,难以形成有效的早期油气充注,成岩作用以强烈胶结作用为主,储层物性差,储层类型为Ⅳ类.

关 键 词:中深层  优质储层  形成机理  古近系  车镇凹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