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自适应的异构MPSoC任务调度算法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谢盈 吴尽昭 熊菊霞 张晖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西南民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混杂计算与集成电路设计分析重点实验室, 广西 南宁 530006;中国科学院 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混杂计算与集成电路设计分析重点实验室, 广西 南宁 530006;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 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371003;1146100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GXNSFGA060003);广西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201012MS274);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NZYQN28) |
| |
摘 要: | 在异构MPSoC中,并行任务通过调度算法被分配到各个处理器核上运行,因而任务调度算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异构MPSoC的应用性能。根据处理器核类型和任务间依赖关系,以减小任务间通信开销为目标,提出一种具备负载自适应能力的异构MPSoC任务调度算法。首先,将待调度任务集划分为多个并行任务子集;其次,在考虑处理器核负载的基础上,根据并行任务子集集合、处理器核集合及任务子集在各个核上的执行效率生成赋权二部图;最后,利用赋权二部图最大权匹配方法,将并行任务子集合理地调度到负载适应的处理器核上运行,以降低任务集的平均调度长度,并提高处理器核利用率,从而实现异构MPSoC应用性能的提升。仿真实验在不同的任务总数、任务最大前驱数、核类型、核数量的应用场景下,通过任务集平均调度长度、处理器核利用率两项指标对提出算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算法能有效降低任务集平均调度长度,在实现负载自适应的同时提高异构MPSoC处理器核的利用率。
|
关 键 词: | 异构MPSoC 负载自适应 任务划分 任务调度 |
收稿时间: | 2016-04-12 |
修稿时间: | 2016-12-13 |
|
|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