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奥陶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油气成藏史
引用本文:房启飞,张鼐,张宝收,卢玉红,武雪琼,余小庆.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奥陶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油气成藏史[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25(10):1558-1567.
作者姓名:房启飞  张鼐  张宝收  卢玉红  武雪琼  余小庆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 兰州 730020;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3.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 库尔勒 841000;4.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102249)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科研项目(编号:041010120148)资助
摘    要:流体包裹体蕴含的信息可以反演油气成藏期次。对轮古东地区奥陶系储层烃包裹体荧光特征、赋存关系研究,结合烃共生盐水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确定该储层发育3期烃包裹体:第Ⅰ期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形成的发褐色荧光烃包裹体|第Ⅱ期为晚海西期形成的发黄色荧光烃包裹体|第Ⅲ期为燕山-喜马拉雅期形成的发蓝白色荧光烃包裹体。对定量颗粒荧光QGF光谱和颗粒吸附烃全扫描荧光TSF定量荧光光谱对比分析,发现包裹烃与吸附烃反映的油气性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基于烃共生盐水包裹体PT模拟结果,将烃共生盐水包裹体捕获温度与捕获深度组合投点于地热-埋藏史图上,确定轮古东地区奥陶系储层主要经历3期油气充注,分别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晚海西期和喜马拉雅早期。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和晚海西期2期油气藏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或降解作用,3期油气分别以重质油-稠油、中质油和轻质-凝析油为特征。

关 键 词:油气成藏期次  流体包裹体  荧光分析  奥陶系  轮古东地区  
收稿时间:2013-11-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地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