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复位预制框架边节点组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
| |
引用本文: | 蔡小宁, 孟少平, 孙巍巍. 自复位预制框架边节点组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 2014, 31(3): 160-167. DOI: 10.6052/j.issn.1000-4750.2012.10.0764 |
| |
作者姓名: | 蔡小宁 孟少平 孙巍巍 |
| |
作者单位: | 1.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5;;2.东南大学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教育部结构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96;;3.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江苏, 南京 210094 |
| |
基金项目: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0408);淮海工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2012004) |
| |
摘 要: | 基于可恢复功能结构的理念, 提出新型自复位预应力预制节点(PTED节点), 该节点通过预应力筋和高强摩擦螺栓将预制梁、柱和耗能角钢拼接在一起形成节点, 预应力筋、梁、柱和耗能角钢可看作节点的组件。为了研究节点组件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 进行了系列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首先对PTED边节点进行试验, 研究PTED节点整体的抗震性能, 然后用新角钢更换受损的角钢, 重新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 探讨更换受损角钢后节点的抗震能力, 然后分别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筋和角钢对节点的受力性能的贡献。试验结果表明PTED节点是PT节点与ED节点的组合, 节点在具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的同时, 还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节点层间位移角加载到4%时, 梁、柱及预应力筋基本保持弹性, 可重复使用;节点损伤主要集中在角钢上, 更换受损角钢后, 节点的抗震能力基本等同于未受损的节点。
|
关 键 词: | 自复位 角钢 预应力 组件 抗震性能 |
收稿时间: | 2012-10-1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力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力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