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地震边坡破坏机制及其破裂面的分析探讨
作者姓名:郑颖人  叶海林  黄润秋
作者单位:(1. 后勤工程学院 军事建筑工程系,重庆 400041;2.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0041;;3.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基金项目: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 地震作用下边坡破坏机制是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前提,目前主要采用拟静力与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地震边坡破坏机制为剪切破坏,并以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的剪切滑移面作为地震动力作用下的破裂面,而不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拉破坏,从而使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失真。汶川地震边坡调研发现,滑坡上部多数发生拉破坏,甚至有些岩土体被抛出,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为此,采用FLAC动力强度折减法,结合具有拉和剪切破坏分析功能的FLAC3D软件对地震边坡破坏机制进行数值分析。计算表明,地震边坡的破坏由边坡潜在破裂区上部拉破坏与下部剪切破坏共同组成,而不是剪切滑移破坏,通过多种途径给出地震边坡破裂面位置的确定方法,为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

关 键 词:边坡工程地震破坏机制破裂面动力有限差分法
收稿时间:2009-04-20
修稿时间:2009-06-09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