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二次再热机组高效灵活发电创新理论与方法
作者姓名:段立强  王婧  庞力平  种道彤  俞基安  刁保圣  吕春俊
作者单位:1. 华北电力大学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北京 102206;2. 西安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3. 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36;4. 国家能源集团宿迁发电有限公司, 江苏 宿迁 2238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B0602101)。
摘    要:为解决二次再热机组在频繁变负荷情况下经济性能偏低、灵活性较差等问题,研究了二次再热高效灵活发电创新理论和方法。基于单耗分析方法揭示了传统二次再热机组全工况能耗分布规律,并提出5种适应电网调峰要求的典型600 ℃等级及以上的先进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系统,分别为集成回热式小汽机新型循环、机炉深度耦合集成新循环、采用新型CO2工质的循环、带储能的二次再热循环系统以及太阳能热互补二次再热循环系统,阐述了各循环系统的集成思路、系统特点以及对提高机组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优势。结果表明:锅炉、汽轮机、回热加热器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优选的集成回热式汽轮机的二次再热循环系统发电效率比基准系统煤耗降低了2.15 g/(kW·h);提出的采用机炉耦合技术的二次再热机组在THA工况下煤耗降低高达3.6 g/(kW·h);采用CO2工质的火电系统在变工况下依然具有较高的效率;带储能的二次再热循环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太阳能热互补二次再热循环系统节能潜力显著,达到14.73 g/(kW·h)。

关 键 词:智能发电  集成系统  灵活  二次再热  CO2工质循环  
收稿时间:2019-03-23
修稿时间:2019-04-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电力》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电力》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