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油气盆地的系统研究
引用本文:武守诚. 中国油气盆地的系统研究[J]. 石油学报, 1993, 14(4): 20-34. DOI: 10.7623/syxb199304002
作者姓名:武守诚
作者单位: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北京
摘    要:本文从地球动力学出发,对我国油气盆地的构造动力、沉积、热动力、水动力、与资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盆地的基底、时代、原型、叠加、改造,将中国油气盆地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及七个油气区与29个亚区,并分别阐明了三种盆地的构造模式;在进行盆地古地理重建的基础上,阐明了不同构造期盆地的古地理,沉积盆地的边界与中心,盆地与沉积中心的运动轨迹,并根据古气候、古地理将沉积盆地分为四类;在编制盆地地温梯度图与热流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热成因与影响因素,热史与烃源岩的演化,将中国油气盆地分为:高热、热、温、冷四类;在研究盆地水动力、水化学的基础上,将盆地分为压实流、向心流、穿越流、滞流等四类,说明了它们与油气运移的关系,强调了平面分区、纵向分带的特点;在综合上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沉积盆地油气聚集的基本模式,对盆地的生烃量、排烃量、散失量、聚集量提出了看法.简介了我国当前的评价系统,强调了在计算机上进行盆地数字模拟的广阔前景.

关 键 词:地球动力学  沉积盆地  油气聚集模式  热动力  水动力  资源评价
收稿时间:1993-02-08
修稿时间:1993-03-2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