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四川盆地飞仙关组高能鲕滩储层地震层序识别
作者姓名:张延充  彭才  杨雨  梅燕  王身建
作者单位:1.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科研项目“四川LG地区深层碳酸盐岩礁滩气藏地震勘探技术研究”(编号:07B10503)
摘    要:四川盆地泛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和鲕滩储层的分布有着明显地控制作用,也因而决定了鲕滩气藏的分布。鲕滩储层的发育与沉积前的古地貌密切相关,台缘高能鲕粒滩储层是飞仙关组最重要的储层,寻找有利的古地貌和高能鲕滩储层的关键是识别出飞仙关组早期高位域与晚期高位域的沉积特征。利用地震层序预测技术,将四川盆地飞仙关组飞一段至飞三段划分成4套四级地震层序,利用地震层序分析方法研究飞四段沉积前各地震层序顶界古地貌格局、高能滩相的发育特征及迁移规律特征。从空间上直观地了解不同时期古地貌的变迁情况,从区域上识别晚期高位域高能滩储层发育的层段及所处古地貌位置。结论认为:飞仙关组早期沉积是早期高位域的欠补偿沉积,而非晚期高位域的快速充填沉积。实钻证实,地震层序预测技术适用于勘探开发程度低的地区,可有效提高鲕滩储层的钻探成功率。

关 键 词:四川盆地  早三叠世  储集层  生物礁    鲕状结构  地震相  地震层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工业》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工业》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