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气藏气水分布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高俊,雷国发,袁长芳.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气藏气水分布特征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4):122-125.
作者姓名:高俊  雷国发  袁长芳
作者单位:[1]西南石油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2]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录井公司第三项目部L10909队,陕西西安710010 [3]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重庆400010
摘    要:川中-川南过渡带嘉陵江组气藏在开发过程中普遍出水,由于长期以来未对区内气水分布规律作详细的预测工作,因此,对气藏探明储量的计算精度和勘探开发的深度进行带来了实际困难。为了明确区内气藏气水分布特征,本文详细收集研究区内现有钻井油气水漏显示、地震及测井解释、含气饱和度、储层对比等资料,对储层最为发育的嘉二段的气水分布情况进行充分研究,总结出区内气水分布的一般规律;然后,通过气水分布与圈闭类型及规模、沉积相展布特征之间的关系,找出区域内气藏气水分布特征的初步约束因素。同时,借助储层特性与流体势能之间关系的分析,确定各储层透镜体内气水分布特征。进而,将气水分布规律与地层物性、储集体形态、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对照性分析,指出大气淡水淋滤和云化作用所形成的储层透镜体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差是区内气水分布的主控因素。通过本文的研究,找出符合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气藏客观实际的气水分布特征:区内相互独立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所形成的非整装储集体导致气藏气水关系复杂,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在同一个大气成岩透镜体内具有高部位是气、低部位是水的普遍规律;气水分布特征受储层物性特征直接控制,同时储层形成机理对气水关系的形成具有间接约束性。 同时,本次研究完善和发展了以往针对过渡带嘉二段气藏气水分布规律的经验性认知方法,并为本区及周边地区嘉陵江组气藏气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例证和科学思路。

关 键 词:川中-川南过渡带  碳酸盐储层  大气淡水成岩  大气成岩透镜体  气藏气水分布  气水倒置  非整装储集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