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乌梅改善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作者姓名:林炎娟  方智振  周丹蓉  陈文光  叶新福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团队全产业链科技示范项目(kjfw07)
摘    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研究乌梅改善消化不良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挖掘乌梅潜在活性成分,通过Sea和STP数据库预测相关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OMIM和GeneCards 数据库筛选消化不良的相关疾病靶点;通过Venny在线平台映射筛选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分析,通过cytoscape分析连通度、节点紧密度和介数筛选关键靶点,并利用DisGeNET数据库分析靶点类型;使用Auto dock相关软件对关键靶点与对应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采用DAVID数据库对乌梅改善消化不良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筛选出乌梅11个潜在活性成分及其182个作用靶点,与消化不良相关的789个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50个潜在作用靶点,包含SRC, EGFR, AKT1, PIK3R1等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与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145个,与分子功能有关的条目51个,与细胞组分相关的条目有22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与75条通路相关,涉及癌症中的蛋白多糖、催乳素信号通路、癌症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Rap1 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乌梅改善消化不良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为其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 键 词:乌梅  消化不良  靶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收稿时间:2021-12-20
修稿时间:2022-03-25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