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角域逆时偏移绕射波成像方法 |
| |
作者姓名: | 汪天池 刘少勇 顾汉明 唐永杰 严哲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2. 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74 |
| |
基金项目: | 本项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非平稳滤波算子的最小二乘反射系数估计及宽带波阻抗成像”(41974125)、“基于地震属性的地震资料自动解释方法研究”(4157411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莺琼盆地多源激发及波场分离技术研究”(2016ZX05026001-001)及中石化地球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基于射线束的井控宽带波阻抗反演成像方法研究”(wtyjy-wx2019-01-08)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地下缝洞型储层及非规则矿体的地震响应表现为绕射波,在成像域倾角道集中进行反射波压制,有利于这些目标体绕射波成像。利用逆时偏移(Reverse Time Migration,RTM)和Kirchhoff积分偏移分别进行倾角道集的提取,在倾角域分析两种典型成像方法对绕射波的成像能力。研究表明,在倾角域RTM比Kirchhoff积分偏移算子具有更强的反射波聚焦能力,有利于成像过程中对反射波的压制。具体而言,采用波印廷矢量方法在RTM过程中进行倾角道集输出;在RTM提取的倾角道集中反射波能量聚焦为孤立的“噪点”,绕射波则表现为一条拉平的直线。基于两者形态的差异,在倾角域进行中值滤波能有效分离绕射波与反射波,进而实现RTM绕射波成像。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关 键 词: | 绕射波成像 逆时偏移 倾角道集 中值滤波 |
收稿时间: | 2019-07-1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