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下寺湾油田蒲家沟地区长7成藏主控因素及储层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王超,张凤博,杨静,张献伟,狄立钊.下寺湾油田蒲家沟地区长7成藏主控因素及储层特征分析[J].石油化工应用,2018(4).
作者姓名:王超  张凤博  杨静  张献伟  狄立钊
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延长石油下寺湾采油厂
摘    要:下寺湾油田蒲家沟区块位于甘泉县南部,其延长组长7段油藏分布及储层特征研究还较少,地质基础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基于以往学者研究分析结果,从沉积相、烃源岩及油气运移条件三方面综合分析延长组长7储层的成藏因素。此外,基于蒲家沟组长7储层岩心物性分析结果、扫描电镜图片及岩心压汞实验数据分析储层特征。并对比分析气藏测井解释含水饱和度与实际生产含水率。结果表明:蒲家沟长7段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中普遍存在被黏土矿石充填的现象,导致储层孔喉半径细小,排驱压力高,孔隙结构更加复杂化。同时由于黏土的大量存在,会间接影响储层含油性评价,导致常用的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误差较大,难以准确反映储层含油性。建议在该地区进一步选取或建立考虑储层孔隙结构的导电体积模型,从而更为精准地确定储层含水饱和度,为后期蒲家沟长7油藏乃至整个延长组油藏的有效勘探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蒲家沟地区  长7  成藏因素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含油性评价

The analysis of mai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factors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 7 of Pujiagou area in Xiasiwan oilfield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