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儿童血浆尾加压素Ⅱ和儿茶酚胺抑素的变化及意义 |
| |
作者姓名: | 廖莹 杜军保 唐朝枢 金红芳 |
| |
作者单位: |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 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3.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100191 |
| |
基金项目: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青年启动基金 |
| |
摘 要: | 目的:通过检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患儿心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POTS组为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POTS儿童46例(平均12.1±2.8岁),对照组为健康儿童20例(平均11.5±3.6岁),采用酶免疫法测定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II)及儿茶酚胺抑素(catestatin,Cs)浓度,分析POTS组患儿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及与直立后心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TS组患儿血浆UII水平降低[0.41(0.27,0.85)μg/L vs.0.46(0.35,1.41)μg/L,P<0.05],血浆UII水平与直立10 min后心率的变化次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363,P<0.05),血浆Cs浓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8(0.20,1.91)μg/L vs.0.52(0.18,1.60)μg/L,P>0.05].结论:POTS患儿血浆UII水平降低,提示血管张力调节异常可能是POTS的发病机制之一.
|
关 键 词: |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尾加压素 儿茶酚胺抑素 儿童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