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四川盆地区域不整合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引用本文:杨威,魏国齐,武赛军,谢武仁,金惠,曾富英,郝翠果,白壮壮,苏亦晴,黎荣.四川盆地区域不整合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3):504-515.
作者姓名:杨威  魏国齐  武赛军  谢武仁  金惠  曾富英  郝翠果  白壮壮  苏亦晴  黎荣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动力学与天然气富集机理”(U22B6002);
摘    要:基于露头、地震和钻井等资料,对四川盆地主要区域不整合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主要发育6个区域地层不整合,由下至上分别是前震旦系与震旦系之间、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前二叠系与二叠系之间、中上二叠统之间、中上三叠统之间以及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的不整合,已发现的21个常规大气田(包括致密气)中有16个的形成与区域性不整合有关。(2)区域性地层不整合对四川盆地大气田成藏有重要作用:一是通过风化壳岩溶作用改善不整合面之下储集体的孔渗条件,形成规模岩溶储集层;二是不整合面附近有利于形成良好源储盖组合,为大气田形成提供基础;三是产生地层尖灭和高低不平的古地貌,形成大面积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群;四是为油气侧向运移提供优势通道;五是有利于油气规模聚集。(3)与区域性不整合相关的领域是四川盆地大气田勘探的重点,前震旦系具备形成大气田的烃源岩、储集层及其良好的配置条件,具有较大勘探潜力,有望成为重要战略接替领域。

关 键 词:不整合  大气田  四川盆地  岩溶储集层  油气成藏  控制作用  勘探潜力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