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流体压力的主要形成机制
作者姓名:王震亮  李耀华  张健
作者单位:1. 西北大学,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69; 2. 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 陕西, 西安, 710069;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51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摘    要: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压力发育。立足川西地区现今储层内实测地层压力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了欠压实作用、生烃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在异常压力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的沉积作用和岩性组合有助于形成欠压实作用。来自综合压实曲线的证据表明,上三叠统内欠压实作用仍然存在,并自侏罗纪末开始引起了较大幅度的异常压力。因须家河组渗透性较差,生烃作用特别是天然气的大量生成极有可能导致地层压力的快速增长,但具体幅度取决于欠压实增压的持续时间和流体体系的封闭程度等因素。在构造应力充分释放区,构造挤压作用难以引起流体增压;而在应力缓慢释放区,处于较为封闭体系内的流体承担着大部分上覆负荷,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增压所起的贡献占流体异常压力实测值的80%~100%。构造挤压增压的影响主要发生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间。

关 键 词:异常流体压力  欠压实作用  生烃作用  构造挤压作用  压力成因  上三叠统  川西地区  
文章编号:0253-9985(2007)01-0043-08
收稿时间:2006-07-20
修稿时间:2006-07-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