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中裙式吸力基础水平循环承载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冯凌云 李大勇 |
| |
作者单位: | 浙江大学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58,福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6;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59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639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379118);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5KYJH104) |
| |
摘 要: | 吸力基础作为海上风电工程的基础主要受到风、波浪和洋流等产生的水平循环荷载作用,因此提高其水平循环承载力和控制侧移是保证风机正常运行的关键。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Z_SOIL对饱和砂土地基中的裙式吸力基础开展水平循环加载数值分析;考虑到土体小应变阶段刚度增大的特性,土体选用刚度与应力相关的小应变硬化模型(HSS模型);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循环荷载比、加载高度、加载方式和加载顺序对基础循环累积位移和刚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循环荷载比小于0.5时,基础累积位移很小,基础循环割线刚度随循环振次变化不明显;当循环荷载比大于0.5时,循环加载过程中基础周围砂土地基被挤密实,导致基础循环割线刚度随循环振次增加而增大,卸荷后基础残留较大塑性变形。裙式吸力基础的循环割线刚度随循环荷载比和加载高度的增加呈线性关系减小,基础水平及竖向累积位移则逐渐增大。3种加载方式下,基础水平累积位移从大到小排序为单向荷载、不完全对称荷载、双向对称荷载;竖向累积位移从大到小排序为双向对称荷载、单向荷载、不完全对称荷载。当循环荷载由大到小变化时,基础的水平和竖向累积位移均大于荷载由小到大时的情况,说明前期加载历史对基础后期变形有重要影响。
|
关 键 词: | 海上风电 裙式吸力基础 水平循环荷载 循环割线刚度 水平及竖向位移 |
收稿时间: | 2017-09-10 |
修稿时间: | 2018-07-19 |
|
|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