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温度对超深裂缝性地层井壁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卢运虎  肖先恒  赵琳  金衍  陈勉
作者单位: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2249;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3. 中国石油集团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超深井井筒安全高效构建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U1762215);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超深裂缝性气藏井筒失稳机理及转向工艺优化研究”(2016ZX05051003-003)
摘    要:温度效应对钻井井壁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略,特别是超深(>6000 m)裂缝性地层。传统考虑温度效应的坍塌压力预测模型主要适用于连续性地层,温度对裂缝性地层坍塌压力影响的文献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通过杜哈梅原理确定温度变化产生的诱导应力场,然后利用坐标转换,考虑裂缝渗流场和温度场耦合,获得裂缝面上应力分布特征,最后,将裂缝面应力场代入岩石破坏准则,建立了考虑温度效应的裂缝性地层井壁失稳预测力学模型,研究了温度和裂缝特征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同应力和裂缝产状条件下,钻井液循环引起的井壁温度降低增大了井壁垮塌的程度,这与传统模型认为循环引起的温度降低有助于井壁稳定的结论相反;井筒液柱压力一定的条件下,井壁稳定性随裂缝产状发生变化,存在裂缝产状敏感区。对于超深裂缝性地层,随着钻井液循环导致井壁围岩温度降低,增大了井壁失稳风险和程度,在防止井壁失稳的坍塌压力当量密度设计方面应考虑温度和裂缝特征的影响。

关 键 词:超深井  裂缝性地层  温度  井壁稳定  坍塌压力  
收稿时间:2019-12-03
点击此处可从《钻井液与完井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钻井液与完井液》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