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分布式光纤监测的采场巨厚复合关键层变形试验研究
引用本文:柴敬,雷武林,杜文刚,张丁丁,马哲,袁强.分布式光纤监测的采场巨厚复合关键层变形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20,45(1).
作者姓名:柴敬  雷武林  杜文刚  张丁丁  马哲  袁强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陇东学院能源工程学院,甘肃庆阳745000;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重庆40004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摘    要:为了深入探究采场上覆巨厚复合关键层的移动变形规律,以义马矿区的地质条件为背景,利用计算机软件(KSPB)判别覆岩关键层位置;根据高位关键层与工作面推进长度的空间位置关系,结合符拉索夫厚板理论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与计算;搭建三维立体模型(3.6 m×2.0 m×2.0 m)进行物理模拟试验,采用压力传感器测试采场支承压力,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BOTDA)监测覆岩动态变形过程,多点位移计测试岩层内部位移,并将3种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关键层破断距理论计算值与物理模型试验测量值基本一致,传感光纤频移峰值在数值、位置、形状上的变化可反映覆岩关键层弯曲变形、破断、回转的动态演化过程;当工作面1推进至960 m时,40 m厚亚关键层一细砂岩(煤层上方112 m位置)中的传感光纤V_(11)出现了4次频移峰值,分别为438.98,313.85,304.27和288.97 MHz,发生了4次破断,初次破断距为368 m,周期破断距为186 m,处于垮落带;160 m厚亚关键层二下组巨厚砾岩(煤层上方225 m位置)中的传感光纤V_(12)出现了1次频移峰值,为165.94 MHz,仅发生1次破断,初次破断距为736 m,但结构未失稳,处于裂隙带;250 m厚主关键层上组巨厚砾岩(煤层上方386 m位置)中的传感光纤V_(13)最大频移峰值为38.61 MHz,远远小于光纤V_(11)和V_(12)的频移峰值,仅发生微小弯曲变形,处于弯曲下沉带。工作面2覆岩变形规律与工作面1趋势基本一致,但关键层在工作面1的破断距离比工作面2大。随开采范围增大,巨厚复合关键层自下而上逐步发生破断,会出现同步和非同步破断现象,增大了采场围岩失稳的不确定及控制难度,易诱发矿井动力灾害。

关 键 词:立体模型试验  巨厚复合关键层  厚板理论  分布式光纤传感  光纤响应特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