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矿井水地下储存过程中典型污染组分去除规律——以内蒙古敏东一矿为例
作者姓名:杨建  王皓  王甜甜  王强民  刘基
作者单位:1.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2. 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1104);;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HJT-16-30.10);
摘    要:为了查清敏东一矿矿井水水质特征和地下储存过程中典型污染组分去除规律,设计了一种"地表处理+含水层储存"的实验装置,结合现场取样检测、污染组分分析、室内模拟实验等手段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敏东一矿井下矿井水中污染组分来源于天然地下水和煤炭生产,其中来自地下水的Fe,F,Mn等离子超标1.0~3.0倍;煤炭开采造成的污染包括COD、浊度、氨氮、总大肠菌群,分别超标69.67~192.33倍、24.16~55.17倍、0.52~1.10倍和4.33~7.67倍;石油类组分超标则表明矿井水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混凝沉淀实验中,20.0 mg/L PAC条件下,浊度和COD分别降至13.60 NTU和4.73 mg/L;在常规处理(混凝沉淀)去除悬浮物和COD的基础上,采用"地表处理和含水层储存"的实验模拟工艺,利用地表包气带孔隙介质过滤、氧化反应等作用,使浊度<1.0 NTU,TOC含量=1.097~1.128 mg/L,UV254=0.026~0.037 cm-1,NH4质量浓度0.1 mg/L,地表处理段出水...

关 键 词:典型污染组分  矿井水  地表处理  含水层储存  煤炭生产  生态脆弱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