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生态输水工程对水系连通的多维影响:以塔里木河为例
作者姓名:胡瑞媛  畅建霞  邓铭江  周海鹰  郭爱军  王义民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48;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48;新疆寒旱区水资源与生态水利工程研究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03204)
摘    要:生态输水工程一方面缓解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难题,另一方面改变了水系自然连通状态。本文结合图论与景观格局指数法,从形态、结构、功能三个维度构建水系连通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塔里木河干流生态输水工程实施前后,上、中、下游水系连通格局的时空演变。综合水系连通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生态输水以来上、中游水系连通指数先上升后渐趋稳定。生态输水之前由于断流,下游各维水系连通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生态输水以来下游水系连通指数开始上升,其中形态与结构连通指数响应较快,功能连通指数响应较慢。从趋势来看,水系连通指数不会随着生态输水工程的实施持续上升,而是存在一定的阈值。形态连通方面,生态输水后,上、中游水域由大面积连续斑块向小面积破碎斑块转化,下游大面积水域斑块增多。结构连通方面,水系连通时长增加,其中下游最为显著;生态输水前期上、中游水域面积减少,下游水域面积增加;输水后期流域整体水域面积增加,但上、中游持续和周期连通水域面积增幅减小,而下游增幅显著。功能连通方面,上、中游以供给和支持功能占主导,下游随着生态输水的进行,各类功能占比渐趋均衡。生态输水水量与各维水系连通指数均表现为正相关,水系形态、结构连通指数响应较快,功能连通指响应较慢,由此可见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干流水系连通的提升具有积极效益。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输水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关 键 词:水系连通  生态输水  生态系统服务  塔里木河
收稿时间:2023-03-03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