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液晶显示用量子点扩散板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叶道春,谢洪兴,李思杰,季洪雷,许怀书,李阳,孙磊,陈恩果,徐胜,叶芸,严群,郭太良.液晶显示用量子点扩散板的研究进展[J].液晶与显示,2023(3):304-318.
作者姓名:叶道春  谢洪兴  李思杰  季洪雷  许怀书  李阳  孙磊  陈恩果  徐胜  叶芸  严群  郭太良
作者单位:1.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闽都创新实验室);3. TCL电子有限公司研发中心;4.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2175032,No.61904031);;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No.2021HZ02100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21J01579);
摘    要:扩散板作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背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可起到雾化光线的作用。常见的扩散板主要有表面微结构型与粒子散射型两种,主要性能参数是雾度及透光性,加入量子点的扩散板还具备色转换和改善色彩呈现能力的特性。相较于量子点色彩增强膜,量子点扩散板具有制备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雾化能力更高等优势,非常适合于Mini-LED背光源。本文对液晶显示用扩散板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概述,并着重介绍了多层结构的量子点扩散板的制备工艺及性能。在稳定性方面,所制备量子点扩散板在高温高湿(60℃/90%RH)环境下可长时间储存,在蓝光照射条件下(中心波长450 nm,45℃/85%RH)的T95寿命超过了1 000 h。同时,该量子点扩散板在450 nm蓝光Mini-LED背光照射下的亮度均匀性高于80%,蓝、绿、红光的半峰宽分别小于20 nm、25 nm、25 nm,色域覆盖率达到了DCI-P3标准的99.58%。总之,该量子点扩散板兼具优异的色转换与匀光的功能,且寿命稳定,有望在大中型尺寸液晶显示器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关 键 词:量子点  扩散板  背光  液晶显示  Mini-LED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