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燃气轮机/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循环余热利用及动态特性分析
引用本文:王渡,王志刚,张锦坤,任鑫,王廷举,万明元.燃气轮机/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循环余热利用及动态特性分析[J].热力发电,2023(11):67-75.
作者姓名:王渡  王志刚  张锦坤  任鑫  王廷举  万明元
作者单位:1. 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6126)~~;
摘    要: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循环具有透平尺寸小、压缩机功耗小、循环效率高等诸多优势。为了探究S-CO2循环耦合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后发电效率最高的循环配置,提出了4种循环布局;并通过遗传算法以循环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对循环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对该方案进行动态系统分析,以底部循环输入热负荷为扰动变量,探究从满负荷分别阶跃降低到90%负荷、80%负荷和70%负荷后系统的动态响应情况。结果表明:4种方案中燃气轮机/两透平S-CO2联合循环系统循环效率最高,为44.87%;烟气换热器附近参数响应时间比较快,而由于热惯性的影响在工质流程中离烟气换热器越远响应时间越长;且在同一位置,压力的响应时间略长于温度的响应时间,高温透平附近参数的下降幅度大于低温透平。

关 键 词: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余热利用  动态特性  变负荷  响应速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