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核黄素及AQS介导P25光电子还原铀(Ⅵ)研究
引用本文:王萍萍,董发勤,何辉超,刘明学,罗昭培,王旭辉,周磊,霍婷婷.核黄素及AQS介导P25光电子还原铀(Ⅵ)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9,48(4):59-64.
作者姓名:王萍萍  董发勤  何辉超  刘明学  罗昭培  王旭辉  周磊  霍婷婷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摘    要:光催化还原铀(Ⅵ)因其具有清洁无二次污染、耗能少、处理迅速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典型电子穿梭体核黄素(RF)与蒽醌-2-磺酸钠(AQS)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化学、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考察RF与AQS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以及在RF与AQS介导下P25光电子对U(Ⅵ)还原率及还原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伏安(CV)分析证实RF与AQS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其峰电流j_(op)和-j_(rp)vs.v~(1/2)线性关系较好,符合Randles Sevcik的控制扩散反应公式。RF与AQS能够促进P25光电子对U(Ⅵ)的还原,反应24h,光电子对U(Ⅵ)的还原率均大于90%,与对照相比还原率分别提高了9.79%与7.79%。SEM分析表明,P25光电子还原U(Ⅵ)在对电极上生成了薄片状、针柱状结晶矿物;EDS分析表明其为含U矿物;XRD分析还原产物为(UO_2)_8O_2(OH)_(12)·12H_2O与UO_2;FTIR分析表明,还原作用后472.4cm~(-1)处吸收峰为U~(4+)—O键的特征振动峰,913.9cm~(-1)处吸收峰为UO_2~(2+)中U=O的红外伸缩振动峰,光电子还原铀产物主要以U(IV)与U(Ⅵ)矿物形式存在;XPS分析也证明光电子还原铀产物以U(IV)与U(Ⅵ)矿物形式存在。

关 键 词:U(Ⅵ)  光电化学还原  RF  AQ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