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孔店油田馆陶组辫状河—曲流河转换及其控制因素
引用本文:刘海,林承焰,张宪国.孔店油田馆陶组辫状河—曲流河转换及其控制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7(6):735-739.
作者姓名:刘海  林承焰  张宪国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沉积过程分析的砂质辫状河储层中细粒沉积成因机制与分布模式研究”
摘    要:为探讨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类型的转换模式,在沉积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研究区岩心及测井资料的详细描述,在河流成因岩相类型识别的基础上,确定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并且通过对馆陶组地层垂向沉积微相、河道堆叠样式和河道宽厚比等的变化特征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2种类型的河流,并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河型转换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基准面变化、物源供给及古气候3个因素控制着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类型的转换过程。受到基准面的逐渐升高、物源供给能力的减弱及古气候环境变的干热等因素的影响,馆陶组沉积逐渐由辫状河体系向曲流河转换,最终建立了研究区河型演化模式。

关 键 词:沉积特征  河流类型  主控因素  演化模式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braided river to meandering river,Guantao Formation,Kongdian Oilfield
Abstract:
Keywords: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fluvial style  controlling factor  evolution model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