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北部沙四上亚段储层有利成岩相研究
摘    要:利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渤南洼陷北部沙四上亚段储层有利成岩相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主体处于中成岩A期—B期,在酸碱交替的成岩环境控制下,整体经历多期胶结、溶解和交代的演化过程。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将沙四上亚段储层划分为6种成岩相:硅质胶结—长石溶蚀相(Ⅰ)、绿泥石胶结相(Ⅱ)、中等压实—弱胶结相(Ⅲ)、压实致密相(Ⅳ)、碳酸盐胶结相(Ⅴ)和杂基重结晶相(Ⅵ)。不同成岩相的成岩和物性演化存在差异,导致储层质量明显不同。成岩相Ⅰ以长石溶蚀和硅质胶结作用为主,长石溶蚀增孔作用显著,次生孔隙发育。成岩相Ⅱ和Ⅲ分别发育早期绿泥石胶结和早期烃类充注,对后期胶结物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原生孔隙得以保存。成岩相Ⅰ、Ⅱ和Ⅲ储层物性好,含油级别较高,试油资料显示具有较高产能,为研究区有利成岩相。成岩相Ⅳ、Ⅴ、Ⅵ分别以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和杂基重结晶作用为主,储层物性差,含油级别低,基本不具备产油能力,为研究区不利成岩相。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