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采后“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果皮褐变的差异性研究
引用本文:林福兴,林毅雄,刘木水,林艺芬,陈艺晖,林河通.采后“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果皮褐变的差异性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5,31(3):121-125.
作者姓名:林福兴  林毅雄  刘木水  林艺芬  陈艺晖  林河通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2007BAD07B06);农业部公益性行业荔枝科研专项(nyhyzx07-031);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2006S0003);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闽教科〔2007〕20号)资助
摘    要:果皮褐变是影响采后荔枝果实品质和货架期最重要的因素。本文比较研究了在(8±1)℃贮藏条件下"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果皮褐变的差异性及其与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兰竹"荔枝果实相比,采后"乌叶"荔枝果实较不容易发生果皮褐变,贮藏期间,"乌叶"荔枝果实的果皮褐变指数显著低于"兰竹";"乌叶"荔枝果实的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高于"兰竹",而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低于"兰竹"。贮藏期间,荔枝果皮的花色素苷、总酚、类黄酮含量和PPO活性不断下降,而POD活性则不断上升,但在同一贮藏期间,"乌叶"荔枝果皮的花色素苷、总酚、类黄酮含量都高于"兰竹",而PPO和POD活性则低于"兰竹"。据此认为,采后"乌叶"荔枝果实较不容易发生果皮褐变与其保持较低的果皮PPO和POD活性而减少果皮花色素苷、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下降有关。

关 键 词:荔枝  果实  果皮  褐变  酚类物质代谢  品种
收稿时间:2014/8/15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食品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食品科技》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