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层内非均质储层内部窜流规律实验研究——以大庆喇嘛甸油田为例
引用本文:卢祥国,高建崇,何欣,魏伟,苏延昌,裴秀玲.层内非均质储层内部窜流规律实验研究——以大庆喇嘛甸油田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2,29(5):118-125.
作者姓名:卢祥国  高建崇  何欣  魏伟  苏延昌  裴秀玲
作者单位:1.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000;;1.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000;2.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区,天津300452;;3.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抗盐型聚合物油藏适应性及其改进方法基础研究”(51574086)。
摘    要:大庆喇嘛甸油田厚油层以多段多韵律为主要特征,深入认识窜流规律对于进一步挖潜剩余油至关重要。为此,采用层内非均质岩心,对层内非均质储层内部窜流规律实验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注入量为0~0.4 PV水驱阶段,高渗透层注入端分流率略低于采出端,中、低渗透层则相反;在注入量为0.4 PV至水驱结束阶段,高渗透层采出端分流率大幅度增加,中渗透层分流率大幅度降低,低渗透层分流率小幅度减小。随岩心渗透率级差增大,采出端与注入端各小层窜流程度减小,层间干扰作用减小。随水驱开发的不断进行,层间窜流程度先减小后增大。随注入速度增加,高渗透层采出端与注入端分流率差值增加,窜流程度增强。采取提高水井注入速度的方式可以达到增大注入压力的目的,但由于高渗透层吸液量增幅远大于中、低渗透层,加之储层内部窜流作用的影响,扩大波及体积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同时提高水井注入速度还对注入端、采出端和地面设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采取增加高渗透层渗流阻力措施才是提高注入压力的有效技术途径。

关 键 词:水驱  窜流规律  分流率  影响因素  物理模拟  喇嘛甸油田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