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分支角度鱼骨井油水运动规律
引用本文:闫成双,赵凤兰,黄世军,孙浩月,李金仓,杨晨曦,苏哲烨.不同分支角度鱼骨井油水运动规律[J].油田化学,2024,41(1):61-70.
作者姓名:闫成双  赵凤兰  黄世军  孙浩月  李金仓  杨晨曦  苏哲烨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科技项目重大项目“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页岩油油藏工程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ZLZX2020-02-04)
摘    要:相对于直井和水平井,鱼骨井具有单井控制储量高、油藏接触面积大等优势,但开发过程中往往需注水来 即时补充地层能量。分支井井身结构复杂,现场常采用直井或水平井作为注水井构建不规则的注采井网,而实 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分支井含水上升快、产油量下降快和注水量调配难等问题,亟需开展不同注采方式和不同井 型下的油水运动特征研究。利用二维可视化模型、红色染色煤油和黑墨水,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不同分支角 度(30°~90°)鱼骨井一注一采井组在不同注采井型下的油水运动特征,并用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 明,水平井注水时,油水前缘向分支处偏移更大,油水前缘的推进效果更为均匀;直井注水时,油水前缘推进较为 缓慢,但水淹状态时的波及面积更大。直井注水时,分支角度为45°的鱼骨井采出程度(61.10%)最高;水平井注 水时,分支角度为30°的鱼骨井采出程度(57.97%)最高,水淹状态时剩余油分布最少。当分支角度小于30°时,水 平井的注水效果好;当分支角度大于45°时,直井的注水效果好。对比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的油水运动 场图和采出程度,结果较为吻合,实验结果与适用油藏特征的匹配性较高。研究结果对实际的油田鱼骨井注采 井网部署和参数优化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关 键 词:鱼骨井  分支角度  油水运动特征  可视化物理模拟  剩余油分布
收稿时间:2023/5/29 0:00:00
修稿时间:2023/9/14 0:00:00

Oil and Water Movement Patterns in Fishbone Wells with Different Branch Angles
YAN Chengshuang,ZHAO Fenglan,HUANG Shijun,SUN Haoyue,LI Jincang,YANG Chenxi,SU Zheye.Oil and Water Movement Patterns in Fishbone Wells with Different Branch Angles[J].Oilfield Chemistry,2024,41(1):61-70.
Authors:YAN Chengshuang  ZHAO Fenglan  HUANG Shijun  SUN Haoyue  LI Jincang  YANG Chenxi  SU Zheye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