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校园欺凌形成机理的社会学解读及防治之道 —— 基于 41 名欺凌卷入者的访谈调查
引用本文:曹文,张香兰.校园欺凌形成机理的社会学解读及防治之道 —— 基于 41 名欺凌卷入者的访谈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
作者姓名:曹文  张香兰
作者单位:1. 重庆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少年‘饭圈’欺凌的生成机制及干预体系构建研究”(2021BS095);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体四感五原六环’实践育人模式研究”(23SKSZ056);重庆科技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资助项目“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暴力预防教育研究”(ckrc2021018);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启示研究”(23SKGH346);重庆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AI+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202356)。
摘    要:校园欺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结合对 12 所中小学校的 41 名欺凌者、被欺凌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校园欺凌原因主要为暴力亚文化的冲击与侵蚀、社会规范功能的弱化与掣肘、不健全家庭结构的困囿与制约、关系结构的紧张与疏离。因此,在校园欺凌防治中,应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媒介“把关”能力;强化社会规范作用,提升个体接受认同;优化家庭结构功能,营造和谐家庭环境;缓解多重紧张关系,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关 键 词:校园欺凌  暴力亚文化  社会结构  关系结构  家庭结构  防治对策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