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高层声音
摘    要:全球高等教育成本的上升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使得经费成为中外大学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保证充足的资金投入成为高校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高校依赖单一的政府拨款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利的,单一的资金来源不仅不能使高校及时地反映社会其它各方面对高校的要求,而且资金的短缺也不能满足高校对经费不断增长的需要,因而,高校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在积极争取政府对高校办学支持的同时,更需要主动地向社会筹措办学资金,这已成为高校的必然选择。 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可以促使高校主动寻求与地方政府和周边企业以及所在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一方面以自己的科研实力和行业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解决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促进科学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介绍到企业中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也将“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深化产学研合作,有效整合科技资源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发电一次能源的国家之一,要从电力大国走向电力强国,必须将发展重点转向结构调整,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向高效益、低排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科技发展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我国在高新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还有相当差距,能源科技自主创新任重道远。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大框架,《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对电力行业来说,全面推进电力产学研合作,既是新时期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具体体现。为了提高各界对产学研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本期特设专栏,介绍国家宏观政策,探讨电力产学研一体化的方法及途径,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

关 键 词:“十一五”规划  大中型企业  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一体化  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体系  产学研相结合  国家创新体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