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东西伯利亚地台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对我国油气勘探的启示
作者姓名:杜金虎  杨华  徐春春  王喜双  焦贵浩  陈启林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北京100007;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8; 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51; 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河北廊坊065007; 5.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020
摘    要:东西伯利亚地台里菲纪(1 650~800 Ma)和文德纪(670~590 Ma)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形成的有利条件为:里菲纪坳拉谷演化阶段形成暗色泥页岩优质烃源岩,克拉通盆地长期发育的古隆起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区带,稳定分布的膏盐岩盖层是古油藏保存的关键,构造背景上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是主要成藏类型。 对比我国四川、塔里木及鄂尔多斯盆地,均具有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变化快的共性特征,差异性包括我国叠合盆地下组合泥页岩烃源岩生烃指标变化大、中-新生界沉积厚度大及下组合埋藏深度大等。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要系统评价震旦系、寒武系暗色泥页岩烃源岩条件以及多期改造作用叠合盆地的盖层条件,突出构造背景上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 近期勘探要立足大盆地,寻找构造大背景,主攻构造岩性复合大区带。 以四川、塔里木和鄂尔多斯盆地为重点,持续开展大型古隆起复式油气聚集带勘探,加大区域不整合面、古隆起斜坡带、大型地层剥蚀尖灭带、台缘带礁滩体及与蒸发岩共生的台内颗粒滩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

关 键 词:黏土矿物  自生绿泥石  X 射线衍射  储层物性  长6 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性油气藏》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性油气藏》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