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页岩油储集层二氧化碳吞吐纳米孔隙原油微观动用特征
引用本文:黄兴,李响,张益,李天太,张荣军.页岩油储集层二氧化碳吞吐纳米孔隙原油微观动用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2(3):557-564.
作者姓名:黄兴  李响  张益  李天太  张荣军
作者单位:1.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2. 陕西省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3. Tulsa大学石油工程系;4. 西安市致密油(页岩油)开发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页岩油藏超临界CO_2吞吐对微观孔隙结构及吸附特性作用机制研究”(520042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陆相页岩油藏CO_2压裂复杂缝网形成机制及增产机理”(520704214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超临界CO_2复合压裂混合流体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机理”(21JY034);
摘    要:采用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分析页岩岩样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等参数,进而对弛豫时间(T2)与孔径间的转换系数进行标定,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页岩 CO2吞吐核磁共振实验,从微观尺度研究了注气压力、焖井时间和裂缝对页岩孔隙中原油动用特征的影响,定量评价了孔径小于等于 50 nm 的小孔和孔径大于 50 nm 的大孔的动用程度。结果表明:非混相条件下大孔中原油的采出程度随注入压力的增加快速升高,混相条件下注入压力的增加对大孔采出程度的影响减弱;无论是否混相,小孔中原油的采出程度随注入压力的增加基本保持线性增长,且随着注气压力的增大,CO2可动用孔径下限不断降低;随着焖井时间的增加,大孔中原油的采出程度增速逐渐降低,小孔中原油的采出程度增速呈先升后降趋势,实验条件下最佳焖井时间约为 10 h;裂缝的存在能够大幅提高小孔和大孔中原油的采出程度。

关 键 词:页岩油  CO2吞吐  核磁共振  微观孔隙结构  驱油效率  影响因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