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古乐钩沉
摘    要: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淀的文明,几乎都与"礼乐"文化息息相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社会理想、伦理观念、行为方式、情感表现、审美倾向等,都或隐或显、潜移默化地带有礼乐文化的印痕。先秦儒家主张"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明确将礼乐作为完善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自宗周以来,礼乐更成为统治者治国为政的基本准则,所谓"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便是礼乐治国思想的集中反映。这种思想至汉代被国家正式列入学官,成为历代王朝统治不可动摇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历史进程产生了

关 键 词:礼乐刑政  文化心理  中华民族  礼乐文化  民族精神  重要内容  社会理想  先秦儒家  情感表现  审美倾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