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数值模拟超高密度热流下红外窗口材料的受热冲击
引用本文:杨国健,孙鹏,王跃忠,李莎莎,朱彤,彭志勇,廉伟艳,杨国永,杨科,宋惠,刘华松,江南.数值模拟超高密度热流下红外窗口材料的受热冲击[J].硅酸盐学报,2024(3):862-873.
作者姓名:杨国健  孙鹏  王跃忠  李莎莎  朱彤  彭志勇  廉伟艳  杨国永  杨科  宋惠  刘华松  江南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2.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天津市薄膜光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75150);;宁波市科技攻关重大专项(20211ZDYF020196);
摘    要:超高速飞行器光电探测技术对红外窗口材料提出了苛刻要求,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超高密度热流(3~8 MW/m2、时间5 s)作用下,尺寸为φ50 mm×2 mm的蓝宝石、硫化锌(ZnS)及金刚石3种红外窗口材料在倾斜角10°~90°极端工况下的表面温度、热应力及其分布,并比较了有、无制冷的影响。系统分析了在面临超高密度热流时,红外窗口材料的使役性能,以及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并比较了3种材料的差别。结果表明,与金刚石相比,蓝宝石、ZnS等传统红外材料由于导热性能相对较差,受热冲击时热量在短时间内来不及疏散,导致窗口温度过高或热应力过高而失效。无论有无制冷,从驻点温度方面进行分析,蓝宝石小于ZnS;从热应力来看,蓝宝石大于ZnS。由于它们的热导率低<30 W/(m·℃)],并不非常适用于超高热流环境,制冷反而可能带来更高的失效风险。金刚石由于超高的热导率约为2 000 W/(m·℃)],窗口温度相对更低、热应力更小且分布更均匀,极大减轻了窗口失效风险,且制冷条件下其优势十分明显,能够满足8 MW/m2超高密度热流极端工况要求。相关研究可为新一...

关 键 词:数值仿真  红外窗口材料  超高速飞行器  热流  金刚石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