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前驱体对含Cu低碳钢I&Q&P处理后组织性能的影响
作者姓名:陈连生  曹鸿梓  田亚强  宋进英  魏英立  郑小平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教育部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唐山,063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4107);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6209048);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QN2016185);唐山市科技创新团队培养计划(15130202C);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4130228B);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2016S22)
摘    要:采用IQP工艺和EPMA、SEM和XRD等手段,研究了3种前驱体对含Cu低碳钢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相区保温初期试验钢奥氏体长大由C配分控制,后期由合金元素Mn、Cu配分控制;双相区保温奥氏体化后,双相区配分后形成弥散分布的局部高浓度Mn、Cu区域仍保留富集效果,在随后的淬火-碳配分阶段易于形成残余奥氏体。经IQP处理后,前驱体为P+F的钢室温组织中马氏体板条较粗,原始奥氏体晶界并不明显;前驱体为F+M钢得到的马氏体板条有序细密;前驱体为M的钢室温组织中马氏体板条更加细密。其中,前驱体组织为M的钢中残余奥氏体量最高,延伸率为24.1%,强塑积可达25 338 MPa·%,综合性能最好。

关 键 词:含Cu低碳钢  I&Q&P工艺  前驱体  残余奥氏体  性能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材料导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材料导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