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冷藏期间ATP关联产物含量的变化及其降解途径的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邱伟强 谢晶 陈舜胜 曲映红 宋雪 王丹妮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2013BAD19B06);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14dz1205101);上海海洋大学科技发展专项 |
| |
摘 要: | 研究了冷藏期间斑节对虾(海水虾)、罗氏沼虾(淡水虾)死后ATP关联产物的变化及其降解途径。以高氯酸溶液作为蛋白沉淀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4±1)℃贮藏期间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两种虾肉中9种ATP关联产物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9种ATP关联产物在25 min内完全分离,在1~250μg/m 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在0.02~0.10μg/m 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2.5%~110%之间,表明该HPLC法准确可靠。贮藏期间两种虾肉中ATP、ADP关联产物变化趋势基本相似,ATP、ADP在贮藏1 d后都迅速下降,AMP、IMP、Hx R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Hx、Ad R、Xt基本都呈线性上升趋势,未检测到Ad,两种虾肉中9种ATP关联产物总量基本不变,可以初步确定虾死后ATP同时存在ATP→ADP→AMP→IMP→Hx R→Hx→Xt(占99%以上)和ATP→ADP→AMP→Ad R→Hx R→Hx→Xt(占1%以下)两条降解途径,斑节对虾以蓄积AMP、IMP为主,罗氏沼虾以蓄积IMP为主。
|
关 键 词: | 虾类 高效液相色谱 ATP关联产物 降解途径 |
收稿时间: | 2015-02-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食品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食品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