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北部长4+5~长6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对储层影响
引用本文:刘玉梅,于兴河,李胜利,陈建阳,白振华,杜维伟.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北部长4+5~长6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对储层影响[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32(4):25-30.
作者姓名:刘玉梅  于兴河  李胜利  陈建阳  白振华  杜维伟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83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北部长4+5~长6油层组油气显示普遍,但试油水多油少。为搞清储层微观孔渗特征,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及化验资料综合分析,该储层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孔喉结构表现为小孔细喉型,孔隙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颗粒接触呈现线-凹凸接触。机械压实、压溶作用、钙质沉淀胶结及自生粘土矿物的沉淀造成储层原生孔隙减少;而泥质胶结物的溶蚀与成岩裂缝形成的次生孔缝,尤其顺千枚岩排列方向的溶缝成为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按照成岩阶段划分标准,长4+5~长6油层组大部分层段处于中成岩B期,较强的成岩作用是造成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结合油气充注时间,认为造成该区油层组含油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油气充注的时间早于碳酸岩胶结物大量溶蚀的时间,从而部分溶蚀孔不含油。

关 键 词:储层  成岩作用  长4+5~长6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麻黄山西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