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场助光电阴极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岳江楠  李禹晴  陈鑫龙  徐鹏霄  邓文娟  彭新村  邹继军
作者单位:1. 东华理工大学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875012,61961001,62061001);;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2ACBL20003,20181BAB202026,20202BAB202013);
摘    要:对场助光电阴极的发展进行回顾,介绍了场助光电阴极的工作原理,系统总结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阴极结构,分别是InP/InGaAsP/InP、InP/InGaAs、InGaAs/InAsP/InP光电阴极。InP/InGaAsP/InP双异质结结构是场助光电阴极研究的热点,这种结构大多用于长波阈值达到1.3μm的场助光电阴极;InGaAs异质结结构相对于其他结构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响应时间快,有利于在条纹变像管中应用;InGaAs/InAsP/InP结构的光电阴极在InP和InGaAs之间提供一层InAsP渐变层,对延长波长阈值非常有利,通过分析不同结构的特点及应用,讨论了场助光电阴极的发展方向以及难点。

关 键 词:场助光电阴极  转移电子光电阴极  铟镓砷  磷化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