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断连杆用高碳微合金钢连铸大方坯的铸态组织 |
| |
引用本文: | 夏勇, 李亮, 王璞, 铁占鹏, 兰鹏, 唐海燕, 张家泉. 胀断连杆用高碳微合金钢连铸大方坯的铸态组织[J]. 工程科学学报, 2022, 44(2): 189-197. DOI: 10.13374/j.issn2095-9389.2020.09.03.001 |
| |
作者姓名: | 夏勇 李亮 王璞 铁占鹏 兰鹏 唐海燕 张家泉 |
| |
作者单位: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4033,U1860111) |
| |
摘 要: |  胀断连杆是汽车精密传动用高端产品,需具高强高韧和裂解加工脆性解理断裂特性。连铸化生产高碳易切削胀断连杆用微合金非调质钢是当前的发展方向。基于大方坯连铸生产典型工艺及其铸态组织、成分均匀性分析,研究了胀断连杆加工过程常见断口形貌不合的钢坯遗传性因素。以常用德系C70S6钢为例,采用250 mm×280 mm断面弧形连铸机,解析其在一定结晶器电磁搅拌条件下所浇铸大方坯的铸态低倍结构和枝晶形貌,并分析其不同晶区的成分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当前连铸条件下大方坯中心缩孔和后续热轧棒材探伤合格率可控,但铸坯初凝坯壳凝固前沿发生明显的C、S负偏析白亮带区及其柱状晶偏转现象。金相试样图像分析和相场法凝固模拟表明,铸坯中柱状晶具有逆流生长特征,其偏转角是一次枝晶尖端向旋流方向逆向生长的结果。自铸坯角部至宽、窄面中心,实测柱状晶区的一次枝晶偏转角约在−7°到27°之间。利用X射线能谱分析(EDS)进一步检测了钢中主要合金元素Si、Mn、Mo在铸坯不同晶区的分布,揭示了其铸态偏析特征与差异性。据此,探讨了这种铸态组织和成分偏析对后续热轧棒材和连杆成品组织的遗传性,以及对其胀断加工断口不合的影响,可为源头铸态质量的控制提供依据。

|
关 键 词: | 高碳非调质钢 大方坯连铸 白亮带 枝晶偏转 宏观偏析 |
收稿时间: | 2020-09-03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