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秦皇岛32-6 油田南区明下段Ⅰ油组3 小层河道砂体叠置类型及其动态响应特征
引用本文:秦润森,廖新武,冯鑫,别旭伟,党胜国.秦皇岛32-6 油田南区明下段Ⅰ油组3 小层河道砂体叠置类型及其动态响应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21(3):15-19.
作者姓名:秦润森  廖新武  冯鑫  别旭伟  党胜国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
摘    要:秦皇岛32-6油田南区明下段Ⅰ油组3小层(Nm 下Ⅰ3小层)为多期叠置而成的河道砂体,精细解剖砂体的叠置特征是进一步挖潜的重点。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该小层多期河道沉积期次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在此基础上,对同一期次砂体沉积微相特征、不同期次砂体之间的夹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小层河道砂体可划分为切叠河道型、叠置河道型、单一河道型3种主要叠置类型。由实验井组示踪剂追踪结果可知,不同期次砂体之间的水驱前缘推进速度低于同一期次砂体的推进速度,而同期次砂体之间的水驱前缘推进速度也存在差异。示踪剂跟踪实验证实,对于多期河道叠置砂体而言,叠置类型、单一砂体微相特征及夹层分布共同影响了开发效果。当注采层位分布于不同期次砂体时,其连通关系首先取决于砂体的叠置类型及夹层分布;而当注采层位分布于相同期次砂体时,其连通关系主要取决于沉积微相的变化。

关 键 词:河道砂体  多期叠置  沉积微相  夹层  秦皇岛32-6油田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