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高性能钛合金的关键“基因”及高通量实验与计算技术的应用
引用本文:孙巧艳,杜勇,刘立斌,胡青苗,肖林,孙军.高性能钛合金的关键“基因”及高通量实验与计算技术的应用[J].中国材料进展,2018(4).
作者姓名:孙巧艳  杜勇  刘立斌  胡青苗  肖林  孙军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
摘    要:加快高性能钛合金的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至关重要。作为关键结构材料,强度、塑性与韧性是保障钛合金构件安全运行的关键力学性能指标。通过高通量计算可预测合金的模量、比热、热膨胀系数等多种物理性能指标,但是对于强度、塑性与韧性等力学性能指标尚缺少预测模型和公式,原因是力学性能间接依赖合金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是合金的微观组织。高性能钛合金的关键"基因"是成分、相/组织结构与晶体缺陷。高通量计算和扩散多元节建立合金成分与相的对应关系,相场动力学计算与模拟实现对相与微观组织演化的预测,通过微纳尺度力学性能测试技术获得微观组织结构的力学性能数据。期望通过以上各环节研究结果与数据的有机整合,建立钛合金成分、相与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数据库,有助于提升高性能钛合金的研发速度,满足我国关键技术领域对先进钛合金的需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