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辐照对不同品种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黄天姿 李瑞娟 杨淑霞 张璐 梁锦 王丹 白俊青 罗安伟 |
| |
作者单位: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杨凌核盛辐照技术有限公司,陕西 杨凌 712100) |
| |
基金项目: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重点项目(2018ZDXM-NY-056);杨凌示范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大项目(2018CXY-04);
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2018-GG-21) |
| |
摘 要: | 以4 个品种(‘海沃德’‘徐香’‘华优’‘亚特’)猕猴桃为试材,采用剂量分别为0.4、0.8、1.2 kGy的高能电子束辐照处理,于0~1 ℃、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每15 d取样一次,测定电子束辐照处理对果实冷藏期硬度、质量损失率、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V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探究电子束辐照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采后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维持猕猴桃的贮藏品质有一定积极作用。适宜剂量电子束辐照能抑制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的质量损失,延缓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的下降,提高类黄酮含量,在贮藏前期提升多酚含量,但硬度、VC含量经辐照后有所降低,且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升高。相比其他剂量,0.8 kGy电子束辐照能够较好地延缓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升高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提高多酚和类黄酮的含量。整体来看,4 个品种中‘海沃德’‘亚特’更加耐受电子束辐照,且0.4、0.8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海沃德’‘亚特’的采后贮藏保鲜效果较好,推荐0.4、0.8 kGy为‘海沃德’‘亚特’的采后保鲜辐照剂量。结论:适宜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可以作为提升猕猴桃保鲜效果的有效手段。
|
关 键 词: | 电子束 辐照 猕猴桃 品种 贮藏品质, |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