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简阔 傅雪海 夏大平 冯睿智 李咪 吉小峰 |
| |
作者单位: | 1.太原科技大学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048011;2.山西科技学院能源工程学院048011;3.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21008;4.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454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02218);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自由探索类)(202303021211209);2022年晋城市重点研发计划(高新领域)资助项目(20220118)。 |
| |
摘 要: | 为总结我国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发展现状,全面收集了我国煤层次生生物气比较丰富地区的煤层水和产气的地球化学数据,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结果,从形成机理、形成环境、产气特征和煤层气生物工程多角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次生生物气在我国低煤级、中煤级以及高煤级含煤储层和煤矿区中均有存在,总体富含次生生物气地区中的地下水动力条件不强,普遍处于弱径流的水动力环境中,且水型多为Na-HCO3型和Na-Cl·HCO3型;此外,煤层中次生生物气与热成因气往往混合存在,同时部分存在热成因气的生物再改造迹象,且产气途径多以CO2还原为主,气体组分较干;目前,我国人工煤炭次生生物气数量尚达不到工业规模,煤层气生物工程还处于早期试验阶段,这主要受限于煤炭生物转化效率低和规模性生物气化技术不成熟;发现和培育高效产甲烷菌,将煤层气生物工程与采煤采气一体化技术相结合,实现规模性生物降解产气,是微生物增产煤层气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路。
|
关 键 词: | 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 地球化学特征 水动力环境 产甲烷菌 煤层气生物工程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