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评估黄淮区小麦品种蛋白质组成与流变学特性的关系
引用本文:王天姣,刘远晓,杨玉玲,卢朝银,李萌萌,关二旗,卞科.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评估黄淮区小麦品种蛋白质组成与流变学特性的关系[J].食品科技,2023(3):170-178.
作者姓名:王天姣  刘远晓  杨玉玲  卢朝银  李萌萌  关二旗  卞科
作者单位:1.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2. 河南省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3.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收贮运管控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2100903);
摘    要:以黄淮麦区3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参试小麦样品的蛋白质组成和面团流变特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不同品种小麦育种以及面制品品质改良提供基础理论信息。结果表明,黄淮麦区33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为11.02%~16.01%,湿面筋含量为22.85%~37.95%,面筋指数为6.08%~99.09%,沉降值为38.75~81.00 mL,4种蛋白质组分含量为麦谷蛋白>麦醇溶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因此,黄淮麦区主栽小麦品种蛋白质变幅较广,适用于面条、面包、馒头等多种面制品的生产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IG可以很好地反映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相较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能够更好地反映小麦蛋白质质量。因此,在小麦面制品制作过程中应注重对SIG和弱化度的选择。此外,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小麦品质性状综合为4个主成分因子,即蛋白质质量因子、湿面筋含量因子、色泽因子和麦醇溶蛋白因子,可以解释该试验80.018%的性状信息。同时,通过R型聚类分析,将小麦品质性状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第Ⅲ类和第Ⅳ类性状和主成分分析中的3个主成分所包含的指标基本一致...

关 键 词:黄淮地区  蛋白质特性  流变学特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