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新近系岩性圈闭 形成条件及发育类型
引用本文:朱明,陈维涛,杜家元,颜承志,刘汉卿.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新近系岩性圈闭 形成条件及发育类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26(6):62-69.
作者姓名:朱明  陈维涛  杜家元  颜承志  刘汉卿
作者单位: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00,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00;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00,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00,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海东部海域勘探新领域及关键技术”(2016ZX05024-004)
摘    要: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是南海北部陆架区岩性圈闭勘探的首选靶区,已发现岩性油气藏石油地质储量近亿方,对该区岩性圈闭的形成条件、发育类型进行分析有利于明确岩性圈闭勘探方向,提升陆架区海相沉积体系岩性圈闭的勘探潜力。受多期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复杂水动力条件影响,新近纪古珠江三角洲沉积形成的多成因砂体具有分带性发育和多层系储盖组合纵向叠置的特点,这为岩性圈闭的发育创造了物质基础;东沙运动使东沙隆起在新近纪晚期抬升,断裂体系发育,这为岩性圈闭形成提供了构造背景。惠西南地区岩性圈闭分为三角洲平原带、三角洲前缘带和条带砂发育带3个区带。三角洲平原带以河道型岩性圈闭为主;三角洲前缘带以岩性上倾尖灭圈闭为主,可进一步细分为前积末端砂体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前积内幕砂体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和退积砂体岩性上倾尖灭圈闭;条带砂发育带以形成于局限古地貌背景下的条带状砂岩圈闭为主。分析不同类型圈闭的发育位置、尖灭特征及储层物性,认为退积砂体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具有最好的储集物性和圈闭边界条件。

关 键 词:岩性圈闭  砂体成因  岩性尖灭  古珠江三角洲  惠西南地区  珠江口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