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低阻油层成因及识别方法
引用本文:翟利华,林艳波,秦智,熊涛,鲍志东,谷宇峰,杨尚锋,申锦江,解雅然.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低阻油层成因及识别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8,25(2):50-57.
作者姓名:翟利华  林艳波  秦智  熊涛  鲍志东  谷宇峰  杨尚锋  申锦江  解雅然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非常规油气储层分类与典型地质模型建立”(41390451)。
摘    要: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发现了大量低阻油层,但由于其成因机理及识别方法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其常被错判或遗漏。为此,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衍射和高压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测井资料及试油、试采等数据,对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低阻油层的成因及识别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幅度低、油水关系复杂、不动水饱和度和地层水矿化度高是长4+5低阻油层的主要成因,其中,不动水饱和度高主要受颗粒粒度细、泥质含量高及孔隙结构复杂等因素控制。实例分析表明,定性识别低阻油层的邻近储层对比法、以泥质含量-孔渗比-不动水饱和度三维模型为基础定量识别低阻油层的可动水分析法及快速直观识别低阻油层的交会图版法为长4+5低阻油层识别的3种有效方法,使研究区低阻油层的解释结论与试油结果的符合率得以提高。

关 键 词:低阻油层  成因  识别方法  长4+5油层组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